<address id="jz7tv"></address>
<span id="jz7tv"></span>

    <noframes id="jz7tv">

    <noframes id="jz7tv">
    您當前位置: 首頁>>黨群工作>>青年之友
    青年之友

    “五抓五學” 引領青心向黨青力為民

    0
    時間:2022-01-08 01:54:47 信息來源: 點擊:423次

           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中鐵國新團委創新工作思路,豐富學習抓手,拓展活動邊界,通過抓策劃集中研學、抓融入實地踐學、抓合作結對共學、抓建設以行促學、抓成效躬身力學,引領團員青年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一、精心部署抓策劃,做到集中研學立起來。印發《中國中鐵青年黨史學習教育方案》,做到統籌部署、分類實施、區域整合、一體推進。拓展理論學習內容。除統一學習中央指定的“四本書”外,還推薦《平語近人》《中共歷史探微》《北上》《戰上?!返纫鬃x易通“小紅書”50本。錄制黨史教育系列評書《工業紅色檔案》33集,生動講述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在中鐵山橋領導發動工人運動等紅色故事。組織青年專班培訓。精心策劃青年黨史學習示范班,組織100名團委書記到北京大學集中研學。實施“七個一”學習計劃,集中聆聽一批黨史課程,分組召集一次學習研討,每天誦讀一篇紅色家書,精心安排一場實踐教學,隨機開展一次快問快答,期末分享一堂主題團課,個人撰寫一封時空書信,有力提升了黨史學習成效。開展青年座談交流。組織青年集中收聽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實況, 時間召開團委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各級團組織通過主題團課、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學習4000余場次。舉辦黨史故事宣講。與工會聯合舉辦“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職工演講比賽,1名青年在全國鐵路職工演講比賽決賽中獲一等獎。征集黨史故事,編印故事集,組織青年參加黨史故事宣講。選派10多名團員青年參加《永遠的開路先鋒—紅色故事會》直播展演,央視新媒體矩陣傳播量超過304萬次。

      二、用好資源抓融入,引導實地踐學亮起來。中鐵國新團委注重通過發揚企業精神、利用紅色資源引導青年在學習中融入場景、融入情感、融入使命。弘揚開路先鋒精神?!捌咭弧鼻?,中鐵國新團委以“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京張精神 中鐵國新青年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組織100名團員青年重走京張線,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張高鐵開通運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參觀詹天佑紀念館,觀摩青龍橋車站和“人字型”線路,唱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用好各地紅色資源。策劃組織500余名團員青年在南昌、鄱陽、上海、照金、富平、廣州、晉城、遵義等地開展“追尋先烈足跡 恪守初心使命”系列實踐教育活動,實地觀摩了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上海龍華革命烈士紀念館、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習仲勛陵園、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遵義會議舊址、紅軍山烈士陵園等一批紅色教育基地。強化區域聯學共建。注重加強片區團建,增進片區交流,在成都組織西南片區青年沙龍分享會,邀請抗美援朝戰地記者為青年生動講述“鋼鐵大動脈”故事和抗美援朝精神。組織山西地區青年開展“安全質量守護提升”活動,交流青年安全質量監督崗建設經驗,深入學習青年典型姜春平先進事跡。組織貴州地區青年“認知大數據”,集中觀摩 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 工程實驗室。截至目前,中鐵國新共青團系統累計開展實地踐學活動5500余場次。

      三、企校共建抓合作,力促結對共學走起來。以企校青年發展共建活動為抓手,推進企校雙方在學生就業、崗位實習、志愿服務、科技攻關等方面深度融合。探索企校青年共建模式。中鐵國新團委與山東大學團委成立企校青年聯合會,簽訂合作共建協議,設立企校代表聯絡處,推動2021“4+N”行動計劃實施,目前已完成三項任務。積極與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團委建立初步聯系,并與華南理工大學團委進行了深入溝通,協商下一步合作共建計劃。推動深化企校共建成果。

      四、聚焦主責抓建設,推動以行促學實起來。中鐵國新團委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主責主業,著力在自身建設、造福青年、服務企業方面提高建設成效。著力加強團的自身建設。通過構建思想引領、強基固本、建功興業、青年成才、品牌活動、志愿服務“六位一體”工作體系,著力提升團青工作的引領力、服務力、戰斗力。把制度建設貫穿團的建設全過程,制定發布《中國中鐵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的實施意見》《中鐵國新青年安全質量監督崗實施細則》《中鐵國新青年導師帶徒實施細則》,起草完善了《中鐵國新四五青年發展綱要》《中鐵國新所屬單位團組織負責人管理辦法》等重要制度,“四梁八柱”的制度體系初見端倪。為青年辦實事解難題。各級團組織負責人建立直接聯系青年微信工作群1800余個,每名團干部直接聯系10-20名青年,總計聯系2474人,梳理問題清單2962項,協調解決2042項。中鐵國新青年原創歌曲《先鋒青年》受到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點贊,《come on二鐵青年》《踏歌行》《青春不散場》等一批原創歌曲在團員青年中廣泛傳唱。傾力解決單身青年婚戀難問題,與“搭搭橋”平臺合作,聯合中央 機關部委、央企、醫院、學校、媒體等優質資源,開展兩次線上大型互動聯誼,2000余人參與。與 電網、中糧集團、中儲糧集團聯合開展線下聯誼活動,有100多名青年參加。各級團組織累計開展各類聯誼活動600多場次,參與青年超過1萬人次。積極選樹青年典型,有2個集體、1名個人榮獲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4名青年入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推報省部級及以上榮譽青年典型108人, 開展中鐵國新“向上向善好青年”評選。此外,還通過深化導師帶徒成效、走訪海外青年家屬、推選 青年掛職鍛煉等方式,努力提升組織活力和工作粘性,贏得青年信賴。積極融入中心促發展。圍繞每名青年全年節省千元以上成本、每個團支部創效或減虧萬元以上工作目標,深入推進“千元節支 萬元創效”達標競賽,活動開展以來累計節支創效減虧總額接近3億元。實施技能報國,培育大國工匠,與人力資源部聯合舉辦中鐵國新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20屆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測量員項目決賽。廣泛開展青年安全質量監督崗活動,助力企業安全生產與質量提升。中鐵大橋局青年主持的“全新一代超級混凝土的研發與應用”項目成功入圍第三屆“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總決賽。